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要闻动态

《上海高校校园的绿化导则》完成最后校对工作
2013-05-30


 


     5月16日下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在上海大学后勤楼会议室召开《上海市高校校园的绿化建设和管理导则》(以下简称高校导则)定稿会。会上,大家对高校导则内容进行逐条解读,基本形成统一意见,这标志着高校导则的正式出台指日可待。  高校导则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委托上海市学校后勤协会进行的课题,协会根据市教委要求组建了课题组,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专家的指导,他们有专业院校的教授,有行业管理部门的总工程师,还有高校、市园林管理局、市绿化管理指导站等有关单位专家。还得到了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课题组从基本框架的搭建和内容的不断完善,再到听取各方意见后的修改整合,最后召开了专家论证会,根据专家的意见再次修改。本次会议就是对修改稿进行最后的梳理,不仅再次讨论有异议的内容,还细化到标点和用词。总体来说,高校导则凸显了高校校园绿化特色和特点,与《上海市普教系统校园绿化建设管理导则》(以下简称普教导则)相比,由于适用对象的不同,二者在内容与实质既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又存在着一些差别。
     具体地说,首先,校园绿化建设方面,高校与一般中小学相比有着更大的占地面积,位于郊区的高校面积动辄上千亩,校园规划时便考虑了设置主题景点。如特色专业、知名校友等各高校独有的题材,体现宣传、教育等环境育人的功能;另外在校园植物的选择中,高校导则中提出不同区域的植物种类应有所区别,植物配置时需合理控制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树种以及乔、灌、草的比例、植物的季相变化等因素。
     其次,校园绿化养护方面,同样是由于占地面积较大的原因,高校导则中对于绿地的养护提出了分级管理的概念,即对不同区域根据其功能与类型,实施校园绿化的分类分级养护,合理控制养护预算。由于植物品种的多样化程度要求更高,高校导则中防寒、防暑、防台风应急措施更为详细。
     最后,考虑到高校绿化工作与其它部门的工作可有机结合,导则中提倡高校将学科实验、科研成果运用于校园绿化工作,另外提倡在校生及校友栽植纪念树,让更多的师生参与高校绿化工作,从而提升其对高校的自豪感与认同感。
 


        上海交通大学后保处 靳小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