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要闻动态

上海高校学生食堂运行监测体系建设中期专家咨询会召开
2013-10-29

        2013年10月23日下午,上海高校学生食堂运行监测体系建设中期专家咨询会在上海开放大学召开。出席专家咨询会的有市教委学校后勤保卫处、审计处、市教育后勤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教后中心”)领导、上海高校后勤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高后中心”)、上海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后公司”)及上海市学校后勤协会(以下简称“后勤协会”)负责人,以及本市18所高校和学校餐饮公司的高校后勤、餐饮、财务管理专家共40余人。专家咨询会由市教委学校后勤保卫处正处级调研员沈永明主持。


        会上,高后中心主任沙德银对学生食堂运行监测体系的建设情况作了总体通报,简要介绍了学生食堂运行监测建设的背景、三个节点、三个阶段。项目组成员陈宾辉(高后中心审计室主任)、陈济(上海财经大学后勤中心副总经理)、陈志华(上海海洋大学后勤服务中心饮食中心主任)、虞宏峰(高后中心财务部经理)、喻莹(上海海关学院后保处办公室主任)、卢卫平(上海海洋大学信息中心教授)分别从高校学生食堂监测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学生食堂原材料价格监测方案、学生食堂运行成本监测方案、学生食堂伙食价格和供应结构监测方案、学生消费水平监测方案、学生食堂运行管理系统应用(以海洋大学为例)、监测体系平台建设情况6个方面一一作了主题汇报。

        在专家讨论听取意见环节中,教后中心主任朱克勤、上海外国语大学后勤中心总经理张德秋、高后公司总经理陈辉、后勤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成冠润、上海交通大学后勤集团财务总监蔡远进、后勤协会专职副秘书长董种德、上海海关学院后保处处长王相军、华东师范大学后勤保障部部长王淑仙、上海海洋大学后保处处长俞渊、同济大学后勤集团财务部主任龚永谊等专家先后作了发言。大家达成共识,并充分认识到建设监测体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普遍认为,监测体系目前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可喜可贺,监测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立意很高、实用性很强的工程,是上海高校后勤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革新,为下一轮后勤改革奠定了基础,它将对高校后勤管理及学校后勤规范运行产生深远意义,它将可能成为全国高校后勤特别是食堂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志。

        同时,几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在食堂运行成本分摊、人员统计分类、指数基期确定、伙食结构品种、功能模块预留、外部条件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为今后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建设开拓了思路。

        最后,市教委学校后勤保卫处处长王立慷作了讲话。他指出,通过此次会议,翻开了高校后勤管理新的一页。对食堂成本价格管理从以前的自觉向以后的自律发展,从以前的无序向以后的有序发展,从以前的粗放管理向以后的精细化管理发展。在市教委领导及有关处室的支持下,根据深化改革长效管理的思路,以及科学管理强化监管的要求,依托现代化管理手段和信息基础,大力推进构建监管体系,这个体系势在必行,其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从政府层面讲,现阶段对高校食堂高校后勤政府有监管责任,社会主义大学一定要体现公益性,一定要在政府指导下,高校后勤食堂它是有特殊性的经营市场,不是完全开放的,因此,政府有责任推进监管体系。另一方面讲,需要这样的体系为今后精细化管理、科学化管理打好基础。所以,在做体系的同时,从顶层看首先目的是摸清家底,为今后规范管理打好基础,为学校今后如何管控食堂提供依据。从政府职能部门角度,如何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调节或干预也提供依据;其次是大数据时代,经过分析调整后,为今后理顺高校食堂价格,确保学生伙食质量做好准备。

他对监测体系的中期评价是:

        1、整个体系建设研究的目标定位准确。目标定位在建立长效机制、强化科学管理上是正确的,理论路线、实现路径也是正确的。

        2、监测范围相对周严。把各类高校都列入,并分成五个层级。但横向分类可再做进一步研究。

        3、监测样本基本合理。如40指数、成本、消费这些都是构成学生对学校食堂管理意见最基本的因子。从纵向、横向看,样本都合理。

        4、监测参数基本精确。如权重确定、基期确定较准确。

        5、监测结果基本合理。

        他表示,监测体系的建设需要慢慢磨合,逐步完善,先易后难,逐步完成。同时,他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

        1、加快大体系小系统的磨合与调整。小系统的不对应、对标准的修订、采集口径、人员分类简化、学校门类可再做研究。

        2、加快应用开发。要一鼓作气,在现行理论模型基本确认的情况下,包括硬件配置、网络选择、平台建设等要加快应用开发;培训使用手册、使用规范、网络协议、规则、制约办法等都应着手研究。

        3、启动监测体系派生理论及使用管理的研究。监测体系是工具,要使用,数据背后有内容、有思路、有措施,要利用数据为后勤服务,研究理论的好处在于理清用数据的思路,也为今后推广监测体系应用作宣传。基于课题的独创性,可通过撰写论文在后勤杂志刊物上发表,为这项工作作宣传。

        4、理论需付诸于实践,希望大家支持推进。学校一定要看到这项工作的好处,要看得远看得准,逐步使上海的后勤工作走向科学化管理。

       他对以高后中心主任沙德银牵头的项目组及所有参与项目的专家表示了感谢。

       市教委审计处副处长万敬也莅临会议并指出,监测体系建设是高校后勤保障管理的突破,它既是管理方式与管理理念上的突破,同时也是技术上的突破。他表示,在经费有限的前提下能取得当前成效实属不易,并对未来项目的成功寄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