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建完整食物链监测网
2011-04-18
2011年04月17日 东方早报
昨天,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谢敏强做客第四届“民生访谈”节目时透露,“十二五”时期,上海将完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形成“从田间到餐桌”覆盖完整食物链的风险监测网络,适时向社会发布食品安全预警或消费提示。
谢敏强表示,到“十二五”期末,上海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的技术、管理水平要力争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保障水平保持高位,让上海成为食品药品最安全、消费最放心的城市之一。
未来5年内,上海还将出 台更严格的制度监管超市即将过期食品(临过期食品)。
三聚氰胺等专项监管
“总体来看,本市近几年食品污染物总体处于较低水平,食品抽检合格率处于高位,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率持续控制在低位,全市食品安全总体处在动态可控状态。”谢敏强介绍说,上海目前已建立食源性疾病(含食物中毒)监测与报告体系,在10家二级和三级医院初步建立了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点,初步建立起较为全面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
近年来,市食药监部门已对本市28大类食品、324项食品污染物监测指标开展连续性、代表性风险监测,每年监测各类食品超过1万件,获得超过12万项次监测结果,形成30多期风险监测结果分析报告。此外,还完成了“三聚氰胺事件”、“洗虾粉事件”、“橡皮蛋事件”等10多项应急监测或专项监测。全市年报告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率平均保持在3/10万人口以下的较低水平。
谢敏强表示,“十二五”期间,上海将进一步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监管、四级网络”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实行“首责管理制、属地管理制、责任追究制”,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同时,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议事机制,食品安全信息通报、发布机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机制等综合协调配套制度。在乡镇、街道建立食品安全办公室,对食品安全进行综合协调。在村委会、居委会设立食品安全信息员,开展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信息收集报告。
从田间到餐桌全监测
食品安全监测与保障工作中,风险评估是一道重要的屏障。谢敏强介绍说,目前,本市已成立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等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市食药监局去年起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等征求风险评估项目建议,由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根据优先评估顺序进行立项评审并确定项目承担单位。2010年,共征集风险评估建议84项,立项23项,评估项目涉及重金属、农药、兽药、生物毒素、微生物等。目前,部分风险评估项目已经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今年,共征集风险评估建议79项,有关立项评审工作正在筹备中。
谢敏强透露,“十二五”期间,上海将成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中心,形成“从田间到餐桌”覆盖完整食物链的风险监测网络,让市民吃得更加放心。“十二五”期间,市食药监局还将完善与本市食品生产供应和居民消费数量、种类相适应的污染物监测点;建成与国际接轨的食源性疾病诊断和溯源实验室,进一步完善以医院和疾控中心机构为基础的本市食源性监控措施,建立反应灵敏、信息通畅的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体系。
他透露,市食药监局将开展本市居民食物消费量调查和总膳食调查,掌握各类食品的膳食摄入情况,从而确立优先开展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项目。“对染色馒头这类突发事件或社会热点涉及的问题食品,食药监部门会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开展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风险管理建议,并适时向社会发布食品安全预警或消费提示。”
谢敏强透露,上海将根据《食品安全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和清理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实现地方立法与国家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其中,“十二五”前期上海将修订《上海市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地方政府规章,还将鼓励市民举报食品生产销售中的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