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视大学学习广场空调降噪为民
2011-08-22
2011年4月14日,在上海电视大学国顺路校区会议中心召开了一次特殊的会议。市委市政府信访办、市环保局和杨浦区环保局的领导、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专家技术人员、国定路101弄居委和居民的代表及校方人员出席了会议。
会上,市委市政府信访办督查处冯海江传达了韩正市长批示——对电视大学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对待群众合理诉求高度负责的态度予以表扬。上海市环保局污染防治处魏化军处长也代表市环保局宣读了张全局长的感谢信,认为上海电大此举“生动地诠释了教育工作者以身作则、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居委和居民代表也对校方的工作再三表示谢意。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上海电视大学国顺路校区学习广场大楼于2004年建成,国定路107弄居民小区住宅楼位于学习广场大楼北面,于2006年建成,两者最近距离约40米。学习广场建设时,安装的是分层式中央空调,外机分别置于大楼北侧1至15层平台,对向该小区。2010年初,该小区有居民来我校反映学习广场大楼空调噪音影响其家人休息。了解情况后,我们邀请了多家专业的环保公司来校现场勘测,寻找噪音问题的根源,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市、区环保局也先后四次到校区及居民区检测噪音数据,结果均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未有超标现象。然而,仍有居民反映空调噪音难以忍受,向上海市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递交了信访件。
2010年9月下旬,韩正市长收到居民来信并听取我校汇报后,提出希望我校尽最大的努力从根本上解决空调噪声问题。
于是学校党政班子召开会议统一认识,决心克服困难彻底解决问题,并由王连华副校长亲自指挥此项工程。在领导的支持下,后勤管理和保卫处同志迅速组织专家论证、方案讨论,在破解重重技术、工程难题后,终于确定了将各楼层空调整体移机、部分楼层安装中央空调的彻底解决方案。在以最快的速度规范完成了评审、招标等工作后,后保处又紧锣密鼓地开始组织施工。虽然大家明白,11月开工就意味着整个冬天学习广场内的员工将整日在寒冷的室内办公,但为尽早解决噪声影响,员工们毫无怨言,积极配合。而校领导除了做好解释、动员工作外,更是未雨绸缪地为朝北房间准备了取暖设备,并在最冷的时候来到每一间办公室进行慰问,为大家送来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改造期间,后保处对施工安全和质量、工程进度进行了严密地监督,同时也想方设法减少工程对学校教学办公秩序、对周边小区居民生活的影响。为确保顺利、安全地将新的中央空调机组吊装至15楼顶,王连华副校长带领后保处人员多次组织各方召开协调会,对吊装方案、人员组织、应急预案等进行精密、细致地安排,并在2011年3月3日晚坚持在现场指挥。在众人的努力下,经过一夜艰苦奋战,机组终于在凌晨4时安全就位。
3月24日,历时4个月的学习广场空调降噪改造工程终于宣告完工。在这之前,校方每隔两周便将期间工作以书面报告形式附上相应照片、会议纪要、大事记等报政府相关部门,以便其详细了解改造实施情况并进行指导。
校领导和后保处同志们的艰辛付出终于获得了回报。韩正市长两次亲笔批示,对上海电视大学空调降噪改造进行表扬。而开头提到的总结会上各方的肯定,尤其是居民的感谢更是对此项工作的完全认可。虽然在论证中也有专家提出,既然噪音没有超标,就可以不予理会,因为彻底解决成本很高。但在倡导以人为本的社会中,作为教书育人的机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表率,关注群众诉求,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供稿:上海电视大学后勤管理和保卫处 曹晖